一一0四。



抓住了在昏昧之湖漂浮的懸念,只有一滴,然後慢慢的匯集起來,試著從無色地帶而返,帶著甜蜜而憂傷的意識,回到黑暗,也回到光裏,重組出一束完整的靈魂樣組。



呼。



清醒了,而世界依然。依然不好不壞的世界,但在哪裏卻已悄悄的有了不同的色澤。鮮白嫩紅的。看不見自己的默,卻可以在別人身上遇見自己幸福的倒影,那真是微妙。蠻確定這個的。



照例灌了espresso,三杯量,新鮮又芬芳的苦。有著更明快的節奏運轉在腦海,像是有一片星空驀然地充塞,並在裏頭抖動,於是抖落了一堆星子,閃亮炫麗。



和女友說了會兒電話跟進行短時間的爆炸力書寫………



魔兒又開始飛撲到萬般無奈的貓帝背上,順毛與舔耳。apple的i-Tunes反覆播放蘇慧倫〈再唱一首歌〉、蔡健雅〈It’s true〉和〈化學實驗〉、卓文萱〈手心〉,品味別人眼中的世界還有愛情,感覺寧靜,感覺深遠,感覺體內上昇與下降的事物逐漸達成和諧。於是,狂躁的部分因為愛也因為冬天,整個柔緩下來,那些個暴走式的陰鬱,好像走遠了些,而默衷心期盼走得愈遠愈好,遠到深深地埋葬在哪個不知名的星球的背面,永遠都別再回來。



跑去洗了個熱烘烘的澡。



悠哉地光著身子走入房間後,魔兒還是一身的有夠黑、還是很白目的黏著貓帝不放,而貓帝殿下掃了默一眼(很垂憐的),也掃了魔兒一巴掌──颼,飛魔兒,魔兒彷彿真的要飛了起來地跌落貓抓台,默看傻了眼兼且很無奈地繼續看著魔兒繼續撲向貓帝這把熊熊的橘色火炬。真要命。



著衣。今天換把手指分別遞進貓帝、魔兒口中,讓他們娛樂,咬咬肥而短的手指,過過吃香腸的乾癮。帶上恩田陸《蒲公英手札》跟Dan Simmons《海柏利昂》。跟二貓揮手,欠身離房。







在微雨中前進。



恍若一名孤獨的騎士一直朝向看不見的城堡。



斜雨混著晶瑩的孤獨感吹滿了心湖。



感覺飽滿。



冬季的冰涼,讓默的孤獨感愈發晶瑩、愈發輕盈。



沒有了雜質,更顯得剔透,也更飽滿的孤獨。



當然,也因為幸福。







在信義路五段停好機車。一點創意都沒有的進了赤拉麵吃了醬油拉麵,懶性堅強的緣故,汗還是從額頭爆滿開來。跟著繼續沒有新意的在Starbucks買杯Latte(double espresso)。



上天橋,朝國際會議中心走去。



今天是【果陀劇場】的音樂歌舞劇《我要成名》。來這一場,【果陀】的魅力當然重要,不過最吸引默的還是江美琪,那是一下子就抓住默的耳朵與從荷包催擠的因素。



座位是第一排九號(唔嗯…109辣妹?)。



眼睛砍了《海柏利昂》幾頁。(這幾年來還真不少出版社重新有企畫的出版科幻小說,活絡了這個沉寂多年的類型板塊,Ursula Le Guin《黑暗的左手》、《一無所有》,Issac Asimov的〈〈基地〉〉系列、Arthur Clarke的〈〈太空漫遊〉〉四部曲、Kim Stanley Robinson雄壯的星際遷移史詩〈〈火星三部曲〉〉、徘徊在自我認同與分裂的怪傑Philip K. Dick的作品、Ray Bradbury《華氏451度》、《火星紀事》、………等等,讓默大呼過癮。只是可惜的是,即便有洪凌、葉李華之流的全力推廣──這之中還有倪匡文學獎的推瀾──畢竟科幻領域的中文譯化還是沒有詹宏志極具行銷概念的「謀殺專門店101」種的歷史性、百年演變的導讀,或者唐諾加臉譜文化的穩定而緩慢地推進單一作家推理小說系列的導讀與出版,以致於橫面或縱面都缺乏了認知的強度。)



《我要成名》的導演依然是梁志民(這回也編劇,同時也飾演自己的在觀眾席裡發問,主導整部劇的走向)。負責音樂方面的則有陳樂融、陳國華。演員有十六人(以默個人偏執的喜好列如下):江美琪、楊芷瓔、同恩、戴愛玲、翁寧謙、許婕穎、瑾雯、桑華、李依璇、張智成、巨砲、楊培安、黃烈傳、韓雋凱、陳文海、陳奕帆。



原本以為大概又會拿近來興盛的電視歌唱競賽節目開刀(腦袋又飄過了林奕華《西遊記》那精絕的暴露性文本),然而【果陀】就是【果陀】,總是很正面角度的去看待社會議題,他們依然站在美好的那一面去檢視這些甄選背後的存在意義,一如英劇名《Thanks for the Music》,主要仍在於對音樂表達感謝,也由衷地展現出對歌舞的熱情。故事的基本架構就是這樣的,為歌舞劇選角,而這之間帶入了十六個演員各自的經歷與人生,彷彿將每個人的現實編織進舞台劇,因而有種活絡生動的故事感(當然也是窺欲的展現,但那是極正向的,也許用分享這個詞會好很多)。



與其說這是部歌舞劇,默更傾向於認為這是一部音樂愛情電影,或者可以把愛情括弧起來,變成音樂故事電影,透過一首樂曲找到一個以上的故事,並擺置在文本裡產生連結意識,有的是跟暗戀男孩的相處、有的是家人的支持、有的是對已故老師的感激、童年的回憶,每個人對某首歌曲的思慕都不盡相同;而這樣的編置,就從根砥感受到音樂在每個表演者的人生裡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以及究竟產生了多麼大的效力,就像是梁志民要求演員們去賦予〈只要再看你一眼〉各自的詮釋與背景以豐厚整個歌曲的血肉,而表演者也都確實開演了自己的想像(梁山伯與祝英台、羅蜜歐與茱麗葉、父女間爭執、………)。



這場劇如同謝師宴般,這裡並沒有對成名展開議論,而是對支撐邁向成名之路的基礎──音樂的、表演藝術的熱愛──進行夢想與愛的側寫。



一直隱身於觀眾席的導演慢慢引導表演者進入各自最好的展現方法,那種企圖琢磨些什麼的評斷,也同樣引導著觀賞著進入演員們的私密和努力,於是,演員們展現自己的對象,不獨是導演而已,換言之,觀眾們也都成了甄選人員,在台下的我們也都到了舞台劇成形之前的前置作業,親身體驗著演員們的歌舞夢還有人生。這部舞台劇的「幕後化」,站在光鮮亮麗的對面,目睹這個藝術領域來來去去的人們的興滅,這種對表演者的關懷,是本劇最使人注意的部分,有著感慨,也有著感動,特別是在確定入選者後,那些落選者的失意,相當反高潮的震撼了為入選者歡呼的群眾,同時也透過參與甄選者的相互鼓舞,見證了某些美好的質地;但這也暗暗地揭露了有多少人遊蕩在成名的界線之外,犧牲、付出而仍然沒沒無名,恐怕這才是梁志民旨在提出的觀照。



站在原點,細細檢視究竟是為了什麼而表演?



是夢?是愛?或者就是只想成名?無須批判,只是簡簡單單的某種呈現。而這透過編導和表演者那些充滿夢想的表情,全都正面導向,所有的灰暗都被提煉了,與而今彷彿誰都恨不得一夕成名的社會氣氛之間,達致一種和諧,讓人很舒服的感受著那些不為人知的執著與努力。〈獨自一個人唱歌〉到〈完美世界〉、〈我要成名〉等等的這一串曲目設計,扣緊本劇主旨,也彰顯了勵志效果。而結合著演唱會的表演模式,也使得觀眾們會齊打拍子跟努力叫好,有著同歡的一體感。



音樂部分,類型廣泛,民謠、搖滾、流行、混音、和聲等等,編織成美好的氛圍。江美琪的歌聲是最穩而清晰、幾乎沒有什麼瑕疵,楊芷瓔歌劇般的嗓音則渾圓有力,極之生動的,同恩的聲音也頗能抓住默的耳。而表演者的整體和聲則數度讓那感動的波潮在默的心胸處來回激盪,宛若被堅定而溫柔的什麼包覆著。Beat Box以及串場的口技很噱頭,蠻能從聲音外圍刺激影像想像力。演奏紮實、俐落。燈光像是華麗的花朵。服裝從起頭的各自零散的裝扮到下半場開始整合成一致的白色到最後的銀亮服飾,像對不管誰入選誰落選都一視同仁的述說著:每個人都是自己閃亮的星星。



這種只是單純描繪著一群人的夢想,不渲染也不批判的態度,出乎默意料的使人愉快。在音樂裡飛──那姿態真美好。而這種對音樂的歌頌,暖暖的,如冬日綻放在心,開出了一窩玫瑰。









Ps.另外可能得附帶提一下,先前觀賞過的《開錯門中門》,由於連續兩回公演(加演場跟順延場)都撞到颱風,以致於【果陀】損失了千萬台幣(中場休息時銀幕還有節目冊裡頭都可見那對政府與保險企業的大聲疾呼,希望能夠建構出良善的文化藝術表演環境,可說真格的,默很懷疑那些政客或金主的腦袋能有什麼素養或者熱情之類的,貪婪還比較多),這對向來經營得十分艱苦的劇團來說,恐怕是嚴重大出血,能做得不多,唯有請抱持興趣的人,盡可能在一月二十五日到二十七日之間,前往觀賞《開錯門中門》總共七場的加演。當然,請盡可能的有興趣,並有行動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我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