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0858.jpg  
  11

〈花憶花〉
        虹影

表單的底部
玻璃把一個人 折成兩面
一面從不見太陽

河上全是白杜鵑
他只是需要一個傾訴物件
把開花的時刻與石頭交換

他帶著燈籠和不顧一切的決心
而我戴著面具 因為我知道
太陽升起前 鬼船會離開碼頭
什麼都看不見,也什麼都看見了。


沈眠讀詩:什麼都看不見,也什麼都看見了。


  12

〈這一刻始終難解〉
           印卡

有種寫詩的感覺出現
這條路上,我記得
移動的五線譜上面
所有的錯誤都達到我的用意
一點一點聚集
在某個頂端,恢復為完好的海星
讓海隱隱再次
下一場與星際不同的棋
多躊躇不定啊
我究竟不是為了完成一首詩
從種種可能裡,捕捉人類脆弱意念的
歌聲,流經沉船與墜毀的飛機
如此熟悉
熟悉一股尚未成為語言的氣息
心中尚未成型的跳動
直到我注意到
船隻的馬達已開始轉動
電子琴模擬出一隻鳥的歌聲
旅程湧冒暴風雨
輕輕地點頭,終於讓一些電波離開腦域


沈眠讀詩:我總覺得印卡和玩具刀這兩名詩人接應著孫為民的脈絡(以我這兩三年粗淺的對詩的閱讀脈絡看來),在類似的語法與結構中(但到底個別傾向有差異吧),有著詩的絕對性根植於日子裡的氣味,他們似乎都是文字的雕刻師一族,每一個字都費盡了工夫細細磨合,剝除,和重組,對我的觸動很是鮮明。每日一詩是個不錯的行動,選詩(通常偏短,因為還得自己敲出來,而我恰恰很不會寫短詩)又簡單的談詩(也更短,因為我不懂得讀詩),很是輕鬆愉快。明天貼玩具刀。


  13

〈某個音〉
           鄭聿

面對整排未命名的黑白鍵
手指在半空遲疑
時間緩緩掉落
隨便盯著一處無人觸礁的音域
然後下定決心忘記
然後就按下去

支撐那個音的力量,剛好足以統一世界
在一條理想的平行線上
我們快樂地走索
太沉重或太複雜的噪音全被丟下去
甚至,在那個音上面
再製造一種違建中的假象
掂起腳尖,我們仰望一直昇華的城市
那個音所霧化成的神祕
正浸濕著夜空

在此之前及之後的歷史都是動盪的
每雙耳朵都會震出血
眼睛莫名哭泣,頭痛欲裂
剛開始不一定是好的
但故事的結尾必定有人死了
如今我們卻能再那個音的催眠下
安穩睡著,彷彿有人緊握我們的手不曾鬆開
可是人們最習慣做的
是半夜醒來偷偷撫摸那個突起的音
而感到自己也逐漸膨脹
不能再被忽略了


沈眠讀詩:在上一首貼出的印卡的詩底下提到,他和鄭聿,在我讀來,是接承著孫維民的詩脈絡。但實際上,我在讀的時候,是先讀印卡,後來再讀玩具刀,跟著才是孫維民(雖然他的詩集老早就歇我的書架上)。一開始讀印卡,很快翻完,有點索然無味,跟著是玩具刀,居然覺得他的輯名(比如我的短刃/從他的身體抽出便是長長的一生)比詩精彩(這真是誤讀大了,而且還是因俞萱的詩評才察覺自己的閃失),直到終於翻讀孫維民的《異形》與隨後出版的《日子》,才忽然驚覺他們對一字一詞的雕刻如何之精彩啊。


  14

《寶寶之書:24》
           羅智成

  我們是真正擁有過星星的
  不像那些耽於幻想的人
  我們在它下弦的地方
  有個巨大的停車場
  甚至我們還擁有
  失去它之後的
  憂傷


沈眠讀詩:羅智成。最喜歡的時期止於《寶寶之書》。大學年代真是被他的寶寶(哦,還有楊澤的瑪麗安)徹底征服啊。


  15

〈告別1〉(節錄)
           楊澤

1

在花間
我們常去散步的那條小徑
春天已頹然倒下了
泥濘的夏雨匆匆進行著什麼:
許多美好,
許多美好相繼凋謝了

而我們的感官
不慣說謊的裸體也開始厭倦於
一襲過份精緻美好的衣服
(我們曾激賞過那份表裡如一的奢華感覺)
我們甚至開始開始厭倦自己了
厭倦花之於花瓶中的一些什麼

相對於我們的愛情
啊,我們顯得多麼有限

................

6

這樣困苦
守著冬日長夜
守著瑪麗安,哀傷而疲倦
一株夢裡帶淚的薔薇在
一旁醒來

我祇為了重覆
告訴鏡子的那句話
(這將成為瑪麗安,鏡子和我三人信守的祕密)
這次離開她,就永遠不再
離開她了


沈眠讀詩:大學時代最喜歡的兩名詩人,一個是溫和柔軟的理性如羅智成,另一個就是楊澤相較來說顯得綿密但鋒利的感性了。寶寶和瑪麗安,對夢幻美好的理想女性(或詩人自身的陰面)兩種殷切而多情的呼告。真是彎曲而遙遠的年代了。


  原發佈於阿米成立之臉書社團【要歌要舞要學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我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