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默〈窺看後臺的故事〉在《國語日報》20170607.jpg

沈默/寫

 

  很小的時候,四、五歲吧,家中長輩,尤其是阿祖(母親的爺爺),很喜歡騎摩托車載我去廟口看信眾為酬神請戲班搬演的布袋戲──彼時,還沒有什麼華麗娛樂,不像現在人人信手拈來都是消遣,舉凡手機、電腦、電視、電影等等,任君揀選。那會兒,能夠目睹凌空飛起、翻騰旋轉的掌上特技,以及如今想來著實寒酸可是幼年之我瞧得正正是眉飛色舞、興致盎然的煙霧聲光特效,已經是再好不過的大快大樂。

  唯我有個毛病,當大家都在台前仰頭望布袋戲班奇技淫巧、令人目眩神迷的木偶演繹之際,我卻老愛繞到後台,偷窺也似的瞅師父們的手藝如何將僵硬的戲偶群像幻化為栩栩如真的生命。是的,它們一個個像活起來,舉手投足都是生人意味,連撇個頭也盡是細節。其中,拋偶動作更教我情難自己,總愛模仿,演練豎立五指,不住做出甩動與應接之姿。

  其他人為舞台上情節喜怒哀樂,我卻壓根不關心,只對戲偶師手法與整套布袋戲運轉過程感到癡迷,彷如飛天遁地盡在我手,單單是自己兩隻手就是宇宙洪荒,就是印壓齊天大聖孫悟空的如來佛祖天地無邊之掌,就是所有的故事。

  再來,就是黃俊雄金光布袋戲《雲州大儒俠》掀起的狂潮,從此,別人的失敗就是我的快樂啦黑白郎君南宮恨,順我者生逆我者亡藏鏡人,諧星般的怪老子、劉三、哈賣兩齒,跟我的童年一起活在美好的往日時光。

  因為太熱愛布袋戲之故,家中買了幾十尊戲偶給我(布袋戲偶是平常家庭買得起的玩具,跟眼下霹靂布袋戲動輒上萬元精緻木偶大不相同),平素我就取來右手天翻左手地覆,鍛鍊出靈動活潑的掌技,拋高木偶都能夠穩穩接回指上。且從父母那兒聽說,夏日裡,洗好的群偶晾曬在牆上,有路過的人以為是布袋戲班,直接按鈴詢問是否可以為他們演出。他們津津樂道的陳年舊事,恰恰可以看出我對躲在後面操控與演繹事物有多麼大的執著。

  後來的我,在成為以武俠為志業的小說書寫者之前,就已經是無論什麼,都會想要鑽到後面去看。我一直對後面感到好奇。看電影,會想知道幕後工作人員名單,誰是導演,誰是編劇,誰是攝影指導等等。看書呢,會翻到版權頁去瞧,編輯和主編是誰,美術設計又是誰。聽音樂專輯吧,也會試著搞清楚,誰是詞曲創作,誰是製作,誰彈琴、吉他和貝斯,誰是鼓手,凡此。

  後面的世界,後面的沉默與黑暗,對我來說,始終呢比前面的光鮮亮麗更迷人,更有無盡深沉的滋味。後面充滿故事。我凝視後面,傾聽後面,用盡心靈的一切敏感去感知後面──

  所有的故事,真正重要的故事,都是從後面發生的。那裡,才是起點。

 

 

 

 

 

arrow
arrow

    我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