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莫默《恐怖美學》 (4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香港製造的恐怖

  有好一段日子,沒見過香港有這麼精彩的恐怖片了。有強拍的震點,有優雅的抒情時光,有純淨的凝視,有必須恐怖的理由,有深切的哀憐,《第一誡/Rule #1》(以下簡稱:《第》),唐永健導演,真的是給了一場幾無縫隙的冷慄演出。其水準夠格跟心目中最喜歡的幾部香港出品的恐怖一群:《見鬼》、《鬼域》、《異度空間》、《三更》、《三更2》、《餃子》等等排列在一塊兒而絕不遜色。

我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恐怖,是源自於深度。這個世界的,以及我們自身的,深度。我們恐懼於那深度的無盡與不可追擊。我們無以掌握在那深度之中事物顯示的模樣與內容。深度是作為異物而持續隱默地挑釁的存在。

我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恐怖小說或恐怖電影常見的一個設想是:死人復活以後,他還是那個原來的人嗎?譬如Stephen King的小說《寵物墳場》及改編的同名電影《禁入墳場/Pet Sematary》(英名同,中文譯名不同)或者日本偶像劇《銀狼》其中也有個單元處理到這樣的議題。

我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私以為,恐怖片的技法約莫是當代所有電影類型裡最需要華麗的鏡頭的那一種吧…特別是東方恐怖片(那是群象式的體質。而好萊塢也有少數這樣的導演,比如前陣子搞出《破‧天‧慌》的M. Night Shyamalan)。華麗的死法,華麗的幽黯,華麗的女鬼,最好還有華麗的逆轉。

我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萊塢的印裔導演M. Night Shyamalan一直是默非常喜歡的導演。從《靈異第六感/The Sixth Sense》(以下簡稱:《靈》)、《驚心動魄/Unbreakable》、《靈異象限/Signs》、《陰森林/The Village》(以下簡稱:《陰》)、《水中的女人/Lady In The Water》到這會兒的《破》,無一不是個人以為然的傑作。尤其是他的《靈》、《陰》,與另一個導演亞歷山卓‧阿曼巴/Alejadro Amenabar的《神鬼第六感/The Others》,從來都是默私定義的「恐怖美學」的西方翹楚。

我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漂流慾室》DVD上的英文片名《the isle》,島、小島(思緒一下子挺進到雷光夏的〈小島漫遊〉,那真是一首好歌,幽遠神秘得不得了)。那的確像是孤島。一間、一間在湖中漂流的房子,既像是遺世獨立著,也像是逃避的場所(湖中桃花源),一座、一座的小島垂釣著湖(同時湖面總是倒影著那一個個飄零的寂寥),也垂釣著自己的情慾。

我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也許該從Hitchcock(差不多是所有恐怖敘事技法起點的導演)的《後窗/Rear Window》說起。一個腳受傷的男人只能成天在家中從後窗觀看鄰居生活於是發現一樁兇殺案………這耳熟能詳的關於窺探別人生活的慾望(包括偷看的或者偷聽)的設定,在爾後的恐怖片種不斷變形擴編,日漸繁衍成一種影像脈絡(也許還是群族裔呢)。最近的矚目作,看的就有《恐怖社區/Disturbia》,聽的呢是《竊聽風暴/The Lives of Others》。雖然偷窺(視聽)者的血脈不確定是不是金玉滿堂,但大抵來說由於科學技術的大躍進,花樣自然也就一再翻新(──看看十年前Tony Scott的《全民公敵/Enemy of the State》無孔不入的竄改與監視,就知道有多殺了)。

我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於極私己的原因,默對護士(包括整個醫療系統)都不再具有好感(──毋寧說更傾近於某種生理性的頹壞的觀感;而那也奇妙地反射到《阿信》上,雖然那偶發性的心口揪痛終究是默自身的問題,無關於它)。醫院,那是一個理應具備使命的體系,不過很遺憾,處於營利機構的狀態下,把病患視為錢與肉的集合體(比如電腦化標準化已然成為台塑造金指標之一的長庚醫院),是稀疏平常的事。

我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女人把男人親手用鐵絲做的魚鉤塞進自己的陰道,一如男人更早前將魚鉤吞入喉嚨的自殘舉措,在男人划船離開他們的黃色船屋的時候──這是金基德《漂流慾室》的其中一幕。接著,鏡頭帶著男人將船駛離的畫面,遠方傳來一聲痛極了的嘶吼。那是那個從來不開口的女人(片中演員徐倩絕無台詞,頂多就是叫床;這似乎也是金基德戲裡演員的共同宿命)扯爛了自己下體之後的反應。男人開始照顧女人,動作一如女人先前對男人的照顧。最後,男人靜靜地摟住女人,替她挽髮繫住,也幫她插朵了花──

我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患了胰臟癌的女孩子,原先一直勉強著自己,即使在化療時仍舊可以細緻的體貼的迎向戀人所有溫柔的呵護(即使丟了工作也都要回家陪她),把家裡照料好,每天都有豐盛的晚餐………《塚愛》的前半部就在這種溫情氛圍中進行,一切都還暖暖的,即便有著悲哀的預感。不過一如《森冤》、《C+偵探》般的兩截式結構,再度現身,鏡頭語言逐漸轉向陰鬱,冰冷的氣味開始散露──女子甚至連想跟自己的男人做愛都辦不到(疼痛感比愛情更立體地佔據統御了她的身體),只能求戀人緊緊抱住她,兩人一起痛哭著;再加上掉髮的事件,使她全面性地轉向封閉性的自我(銀幕切割出一場兩個人背對背的戲就已徹底宣示;且她同時開始採行民俗療法,變得非理性的光景──換言之,連科學與文明都被背向了)。而這種推拒、這種長久顧慮病人的疲憊,也導致戀人發生外遇。於是,這之後完全就是電影裡頭的恐怖形式的降臨了(默寧可不把這後半段視為《致命吸引力》那一類的道德指摘,而是更生命無可應接的疾病之憂患)。

我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樣,是黑澤清冷淡疏離的影像風格。不講究如他所提攜的後輩清水崇般瑰麗技法,只是那震顫力絲毫不遜色。黑澤清素來總是冷冷地凝視著人性與文明裡潛藏的陰暗。之前被翻拍成《連鎖信/Pulse》的《回路》,也拉緊了科技末日寓言的議題進行探索。本片亦是這樣的姿態,針對被廢棄的海埔新生地提出沉痛的反省。

我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