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有點詭異的火躁中,決定提前在首映當天觀賞這部沒有狂砸錢、超強力宣傳的電影\能引起默的注意,除了導演外,還有關於兩位魔術師對決的結構,碰巧最近默看過,當然格外有興趣。

以魔術為主題的小說,近來台灣譯本就有松岡圭祐《魔術師》(日系恐怖優良血統《催眠》的原著作者另一心理懸疑系列)、Christopher Priest《奇術師》、Jeffery Deaver《妖術師》(大名鼎鼎的〈〈神探萊姆系列〉〉其中一卷\電影《The Bone Collector》裡頭那極致物理蒐證與邏輯推敲的癱瘓警探的原型即是改編於此)。

由於魔術跟推理小說的手法很有共通性,因此透過這種帶著濃烈誤導與轉移企圖的建構的點相互貫串,就顯得說服力十足\同時也能顯露出人類心理視焦的盲點。

其中,《幻術師》會被歸類於科奇幻類型,但蘊藏的懸疑性卻一點都不輸給其他兩部推理驚悚領域的傑作\再仔細注意一下,實在很難不發現本片就是改編Christopher Priest的同名小說\大概是由於這個作者在台灣並不知名的緣故,故而這次的電影宣傳,就少了兩相結合的情態(比如很芭樂的改編自「世界奇幻文學獎」暢銷得獎作品云云之類的文案)。

回到電影本身──

Christopher Nolan從《Memento》、《Insomnia》、《Batman:Begins》一路下來都維持著高水準的電影敘事能力\大格氣的影像與調度,充滿深且堅的有力感。

個人喜好這個導演的理由:每一個畫面都有著一股強烈的脈動,確確實實地通過銀幕向默傳送著心跳,宛若在宣示著某種「存在感」──

那是很巨大的心跳聲。

沒有雜音。

洗鍊到了近乎純淨的地步。

一道無限延伸的黑暗之牆。

既堅實又深邃。

本片當然同樣具備了這個特質。

情節的錯織和本片的主要敘述詭計\以及兩個主人翁對移形換影術的扮演與設置\還有關於科技其中所蘊藏的魔性,悉數混融成一體。

答案,有時是很簡單的。

然則,最簡單的反而無法被接受\Hugh Jackman所飾演的人物就一直不願意承認對手魔術的謎底跟自己的一樣那麼簡單\人心甘願被複雜的幻影籠罩,也拒絕迎向面目原本就很單純的事實\彷彿被簡單所矇騙是愚不可及的是蠢到極致的\於是人類試著把事情複雜化並且以製造這種表面的困難度為樂。

電影裡的獨白說著:「你是想被騙的!」\這為主人翁對幻術的著魔──猶如觀眾對電影驚奇的需索無度──下了一個最無懈可擊的註解\真實又何嘗不可以是騙術的起點與盡頭!

於是,默跟著Nolan的影像,鼓動著自己的心跳。

即使所謂的真相早已被破解──

即使那是經由設計的詭騙──

即使祇暢快了一瞬間──

一如我們永遠尋找著愛情或者人生的解答。

而卻不見那早已存在於問題的本身。

看不見,因為根本不想看見。

是的,我們都不樂於看見。

也都不可能去相信美麗的簾後──

什麼都沒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我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