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先生敬啟
對於你來說,由堤幸彥導演、蒔田光治編劇、仲間由紀惠和阿部寬擔綱演出的日劇《圈套》系列,是你對魔術的虛幻之建構、成立的最初認識,而一轉眼就是十個年頭已暴衝而逝了。
後來島國也有一股魔術表演熱潮,從街頭表演到綜藝節目的選秀爭霸戰(不過現在已逐漸衰竭);好萊塢也有克利斯多夫˙諾蘭/Chirstopher Nolan改編克里斯多夫˙裴斯特/Christopher Priest《奇術師/Preseige》的同名(英文)電影《頂尖對決/The Prestige》;小說方面,日本有松岡圭祐的《魔術師》系列,美國則是傑佛瑞˙迪佛/Jeffrey Deaver的《妖術師》;今年甚至魔浪超劇場的《走向春天的下午》(此劇導演鴻鴻在更早的《醜男子》便已在劇場裡翻弄過魔術把戲)也以幻術與劇場表演作結合為宣傳重點,你不得不說這還真是華麗大賣的魔術年代啊!
魔術,終究是欺瞞的技藝,一種針對人類感官與認知盲點,的心理性設計行為。它的根本性質就是玩弄觀眾的現實感,製造巨大的幻覺,愈大愈好,將不可能的,變成可能,讓理性退位,讓直覺與驚奇感入駐。
這麼說起來,其實很像是小說或劇場幻術的建構,尤其是魔術也必須經過一再地磨練,技藝才能純熟、精確的過程。不過,你認為有個基本不同,小說/劇場幻術的終極性往往逼近將謊言的深層暴露出來,而魔術卻追求讓人們相信那就是真實,且終其一生把那個秘訣深深地隱藏起來(像是《頂尖對決》裡中國魔術師技法,扮老,扮遲緩的原因在於他長衫遮蓋裡的兩腿總是夾著一個可以隨時神奇翻現的大罈子,這就是技藝的謎底啊,毫不神色,但卻得千錘百鍊),於是乎,一個指向最終的暴露,一個卻意圖隱藏,可說是截然不同啊!
而《圈套》系列有意思的地方,卻是透過女魔術師和物理教授的組合,去揭密那些怪力亂神把戲背後的真相,但卻又不說死有關超能力是否存在的最後底線(女魔術師的書法家媽媽老是被安插擁有神秘力量的橋段,而電影版此集則是有眼睛殺人的模糊性),換言之,它在暴露的同時,又把某些東西隱藏著(無論這個隱藏究竟是想指向繼續複製下一集或者神秘主義),就像此集談到脫逃大師胡迪尼是為了想要找到真正的靈媒和死去的媽媽溝通才四處去揭穿那些神棍,這有著理性光輝,但也不消滅更高力量的可能存有。你喜歡如此並不武斷,維持住相當曖昧的態度,這顯然是由於你認為高度理性和迷信這兩者最後是通向彼此的緣故吧…
來到《圈套電影版3:超能力者大逃殺》,那對拍檔還是一樣,一個是無厘頭、神經大條、老是欠房租、餓肚子,一個呢則是自戀到可以(不斷出書,甚至有人偶)、看似理智、無畏卻偏偏有時膽小如鼠,但同樣的是兩個人都是以一張冷臉搞笑。諧音的笑點、突梯的音效、近乎白癡的對話,則一玩再玩,真是樂此不疲。可你就是忍不住要為他們的「白爛」發笑──這讓人禁不住要懷疑戲裡的人物,還是戲外的你,究竟哪一個比較可笑!
本集的幻術重點,一開始就標明了,從以火制火的夢境,到米鍋、房子(都是再打開一次就會露出另一層空間或機關的設計),甚至是雙胞胎的謎底(你說,由於這個解答實在太簡易了,即便公開也無所謂的吧),還有最後的以火滅火,整個片環繞在概念,亦即第二次或第二個。能夠這麼堅定的玩耍同一個詭計,一點都不膩,你真的很佩服編導。不過至少還控制在合宜的範圍內,使人發噱,而不過度厭煩。比起另一套模型之作《極道鮮師》那是好太多了。
此回也搞了不少其他日本電影,譬如《大逃殺》(鬥爭到只能剩一個)、《神隱少女》(無臉男造型)、《七夜怪談》系列(殺手教授為了深愛的超能力女人召開記者會,反被唾棄,還有仲間由紀惠披頭散髮──她本人扮演過貞子──裝鬼嚇阿部寬的一幕,真是夠經典的了)。而你印象不差的女演員夏帆,這次刻意以粗野、低沉的腔調說台詞,也挺有趣。
對了,你剛剛談到也是仲間由紀惠擔綱的另一套日劇系列,今年亦有大銀幕版本,繼續同樣的構造:真是熱血啊,真是強調夥伴啊,所謂堂堂正正挺起胸膛的人生啊,一點陰影都沒有的燦爛教師生涯,多麼乾淨,美好而積極,無畏。
但你快吐了,但你已經吐了。你簡直不能理解,搞那麼大的場面(在日劇版裡出現過的人們又回籠來特別出演一下,現在可都是些著名的咖了,如小栗旬、龜梨和也等等的),就是要強調一開始本來誰都知道的事:販賣教師神話,也販賣友情。把它跟最近上映的《告白》擺在一起看,就知道這個承自金八老師血脈歷經麻辣教師GTO的對老師的神聖幻想,是多麼的幼稚而可笑。
《極道鮮師》讓仲間由紀惠(但她那一套在美麗臉龐下有著突梯喜感的演繹法在《圈套》其實就已經底定)在日本稱霸,但也幾乎讓她的魅力被壓制在山美的角色裡,再也脫逃不了。怎麼說都是挺悲哀的。不是嗎?
造牆者
寫於99,12,09
註:有關《告白》,詳見《食影人:再Ⅲ迷戀》之〈母愛是憂鬱與狂烈的野獸派,深深地貫穿了《告白》〉。
──99/12/07,《圈套電影版3:超能力者大逃殺》,日新威秀影城。與妹妹。
──99/11/15,《極道鮮師》電影版,DVD。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