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愛戀裏\每個人都是徬徨的焦慮的\自信滿滿、堅定確信的狀態大抵只出現在妄想中(哈)\追求幸福的意念經常性地徘徊在荊刺之間──遭受刺裂\人在那裡往往容易陷入無解的狀態\誰都一樣\幾乎病疫般的\沒有人能夠例外\甚至默會用「最•華•麗•的•瘟•疫」來形容我們的世紀中現代人對愛戀的渴求與墜落\你總會面臨到一次心扉痛到破碎的時刻(只有一次算是幸運了\大概有很多人會不只一次面臨到愛戀的崩落)\也許癒合\也許日後將以某種形式重返人生裡繼續無形的傷害\但默私下認為那恐怕很難僅止於也許\很遺憾的\通常那導致分離的種子總會複製到下一段(或所有的以後)的戀情裏\像是詛咒\有效而破敗力十足\腐蝕腐爛腐壞\如果愛戀自覺始終沒有萌生的話──

《如果,愛》\將回憶、舞台及愛戀故事編串在一塊兒的多線型態\陳可辛繼《甜蜜蜜》、《三更之回家》後的卓越之作\每個人都在舞台上擁有自己的故事\進一步說每個人都擁有一個舞台\陳可辛透過簡單的三角戀形式\以戲劇舞台與人生舞台的兩種況味的虛實交替\再加上過往的記憶一幕幕影像的交間浮現\往下探挖最複雜的愛戀深度與層次\並集中火力凝造回憶的各種光景\三個主人翁的愛情故事以地名與回憶的熟落區隔開來\彼此交會的他們卻都各有自己的故事想要述說\但看似同樣的故事,地點卻是歧異的\北京、青島、青海;三個地方;三段愛戀記憶;三種追尋的模式\每個人都有自己深存於內在的愛戀聖堂\凜然而無以觸碰\而那也許就是自覺意識存放的場所。

舞台中的舞台──戲班班主為失憶女孩編織了美麗的回憶\而擔任導演角色的張學友則直接透過舞台的最後一幕(高處墜落的隱喻相當有趣)成為女主人翁的現實回憶\同時也獲得了解放(實際上那只是一場戲)──從糾葛與恐懼寂寞中流釋而出\周迅、對金城武的角色同樣也是\藉由十年的回憶與故地重返\確認了兩個人的生命方式與方向再沒有重疊的機能\於是\離開\又哀傷又清爽的離開了\讓回憶留在該留的地方;讓人生流向該流的地方。

離開了就不會回來\並非努力與否的問題\而是更隱晦不明的………

默認為陳可辛的影像提出了一個根本性的問題:「什麼才是你真正想要的?」\那是默所認為的愛戀自覺的原點\關於這場誰都避不了的抗疫戰爭\由於沒有誰能真正的進入別人內心深處同化一體\痛楚與狂喜都是極為個體的\再怎麼相愛的人仍舊是隔著孤獨的海岸相望\而細微無比的心念更是連自我都無法捕捉全像\何況我們身處的是一個必須費盡心力才有可能知曉什麼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年代裏\因此兩個人──意味著兩種世界的糾葛似乎無法免俗沾染了悲劇性\可以這樣說:

「愛戀是對本體的孤獨最徒然的反襲。」

但愛戀有它不可穿透的成分\那就是盲目\類信仰的瘋狂\彷彿在這個遮幕之下\所有\所有的所有都該被接受與認同\只在表面上磨合成了愛戀裡最沉重而惡的必要\各種樣式的愛情警語(詭奇的組合)似乎都異常重視這一點\而意識自己到底想要什麼的自覺更加的隱沒\無聲無息\內在那一片深海漸次衰竭了\這樣的埋葬有道理嗎?\如果不能對彼此的孤獨與底層不可知的脈動有根本的吸納?\如果沒有認清自己在生命之旅所追尋的那核心般的東西不就只會一再地重複固定類別的開始與結束?

終成眷屬這回事有時候還真讓默覺得不可思議\知道得愈多\能夠決絕的選擇就愈少\當瞭解到也許這個世界的某個角落\或許真的有百分百貼合的人\真能夠乾脆地捨棄到那個念頭而甘心執起身邊那個有著缺口的人的手?\相愛,不完美,不行嗎?\真的有需要到這樣子的程度?\如果能保有這樣的自覺,在絕對不完滿的狀態下知足地領受:不完美的愛裡頭有著一份完整的思戀\這樣也不壞,不是嗎?

默在陳可辛的影像調度裏瞅見某種深切的回省意味\當愛戀裏有了自覺以後\那淒迷的氛圍難免顯得有些破碎而以致於殘酷(雪景下的擁抱、孤單的吃著麵、無力獨坐椅中、泳池裡的淚、錄音帶的嘶吼、………)\線條冷冽\要求愛戀意識有清醒的自覺性實在是頗弔詭\就像認清雲霧裡的一尾飛影;就像辨識最亮的光裡還有一抹黯\一如默驚慄的片名所呈現的假設句型\愛應該是什麼樣子有什麼意義具備什麼成分呢?\「如果」兩個字迸開了無限的可能線性\而試圖掌握不停流變蛻化中的自我\在愛裡,在自己的心裡\不迷失\懂得幸福的放手\纔是回應「如果」最好的姿態\默以為。

坦率地表露自己是默以為活在這樣的時代裏少數的幸福權利之一\失去回憶、編織回憶\愛戀從來不會來得倉促\也不會走得無緣無故\那都是一點一滴的失去\也是一點一滴的凝聚\問題是:

妳或你自覺到自己的愛戀意識是什麼了嗎?!

莫默《食影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我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