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一路夢見詩集
還有很多奇妙的眼神經
在扉頁的縫隙與縫隙產生之前
很快很高地伸展為
一長串高熱的
雨絲
他們開始
另外的結束
並發動另外的陰影
在時間的另外一面
製造摩擦
額外華麗的
默默地被午夜通過
被任何一種關於貓頭鷹啼叫次數的計算
被垂死的火
被不再天真爛漫的山楓
被更多翻覆的皺紋
垂吊在黑暗的下方
變成清晨的羊
沒有臉孔或者
失語的半枝玫瑰
我們正年輕但無法測量
終於衰老的並且美麗
──97/7/04,吳俞萱主講「電影讀詩會」,《大街上的白雪公主/The Other Side of the Street》(或譯《街的那一邊》),導演馬可仕伯恩斯坦/Marcos Bermstein,竹圍工作室。無人可訴說,無人可傾聽,沒有誰的懷裡是可到達的地方,那滋味將是多麼的孤絕。只能撥自己答錄機暢所欲言的女主人翁──而那又令人想起Block筆下的殺手凱勒在漫長開車過程不停跟放在駕駛座旁的填充小狗說話的情境──最後越過了,與人的距離不再是斜斜的錯位姿態(鏡頭上人與人之間總是有個什麼介入),她改採正面衝擊,找到愛情,也找回親情。而窺視、匿名與跟蹤的都會變景,也許可以從默的〈公寓生物〉(收於《恐怖美學》)瞅出些端倪。至於老人們的活力與性愛,又何妨讀讀歌野晶午的《櫻樹抽芽時,想你》(獨步文化,蔡憶雲譯)。
並且,並且結束了,「電影讀詩會」,最終場。吃吃喝喝的同樂會也二度上場。留下了幾個人,原本預計看些什麼,最後卻徹夜聊天,一路穿過午夜、穿過清晨(甚至還沿著淡水河邊走了一圈,那樣清澈的行走)到了近午十一點。耳聞他者的認知與世界,有趣,但同時,損耗也發生了。源自於正確性或好的道路的暴力詮釋,根芽便更深硬地在默的視角產生斜斜的邊緣。
「電影讀詩會」網址:http://www.wretch.cc/blog/artscinema
- Jul 05 Sat 2008 19:39
〈終於衰老的並且美麗〉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